资讯

2025年7月1日至7日,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 公司 以“幸福 种子 图强2025”为主题的现代种业蓝海之旅(日、韩游学)圆满成功。本次活动聚焦种业 科技 创新、产业升级与 玉米 大面积单产提升,展现了河南省现代种业在科研、育种、 营销 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愿景。
鲁粮集团则成立于2017年8月,作为综合性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和山东省粮食储备主体企业,承担全部省级储备粮油集中统一管理、政策性粮油综合交易等政策性任务。集团原注册资本5亿元,资产总额45亿元,权属企业涵盖粮食储备公司、经贸公司,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重点联系、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区域性粮食综合交易中心,农业公司、鲁粮食品、鲁粮米业、鲁粮资产以及粮油工程设计院等。
在祁阳市肖家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早稻田里铺展金色画卷,稻穗颗粒饱满,丰收的喜悦在稻香中弥漫,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两台大型收割机驶入稻田,锋利的割刀经过,饱满的稻穗被收割机整齐“吞入”,稻谷经过脱粒转运到运输车上,秸秆立即粉碎还田,成为晚稻天然的生物肥料,全程机械化“双抢”无缝衔接,为晚稻插秧争分夺秒抢出农时。
夏季持续高温、暴雨频发易导致农作物旺长减产。对棚室蔬菜而言,植株看似生长旺盛,实则可能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最终导致产量与品质下降。建议菜农秉持“管理为主、药物为辅”的控旺原则,优先通过水肥调控、植株管理等农业措施构建生长平衡,以实现蔬菜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 蔬菜旺长的影响 光合产物积累不足。旺长会导致蔬菜节间拉长、叶片数量减少,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积累(98%以上光合产物来自叶片光合作用)。以豆 ...
本网讯 7月7日,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系列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举办。本次推进行动以“走进国家级制种基地 ...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阳泉市持续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动态摸清“家底”的同时依托 科技 力量开展抢救性繁育,解锁每粒 种子 的“生命密码”,力争让每粒种子“有身份”“可再生”,不断丰富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预计,7月9日08时至10日08时,浙江东南部、福建大部、江西南部、广东东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山西中部和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和西部、广西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东部和中南部、广东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宁冬2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多年潜心攻关的结晶,于202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品种审定。该品种在选育之初即立足宁夏灌区生态特点,针对冬季冻害、春季干旱、后期干热风等关键限制因素,以及麦后复种一年两熟制发展,进行定向改良。
“目前,‘天书计划’正在制定核心种质的筛选和评价方案,包括基础数据、筛选方法、评估方案等。”7月5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文彬介绍,“天书计划”初步锁定了4500份 水稻 核心种质,覆盖了80%以上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块。
烈日将水田晒成一片流动的金箔,挽起的袖口在蒸腾的暑气中起伏。一株承载袁隆平院士遗志的杂交稻秧,在世界版图上交织成中国种业的突围密码。从“吃不饱”到中国粮食出口,安徽袁粮 水稻 产业有限 公司 (以下简称“安徽袁粮”)这家中国本土企业,用十年探索给出答案——自主创新与优质资源整合的双轮并轨,在神州大地上奋力书写着中国种业的自强密码。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调控过程显著提高了叶绿体编码的光合基因和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诱导气孔关闭来减少水份流失。田间抗旱性鉴定分析发现,过表达TaPPR13基因可提高小麦净光合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单株产量。该研究为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提供了重要靶点和理论基础。
田间试验数据显示,过表达该基因的油菜新品系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角果长度平均增加11.6%,千粒重提高24.6%,单株产量提升25.3%。目前,该团队已对全国163份油菜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开发出相应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并应用于高产油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将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供 科技 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