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九〇八年,卡夫卡二十五岁,入职布拉格劳工事故保险局,拥有了一份体制内工作,一九二二年因病退休;仅十四年的职业生涯,几乎成为他一生中那些深刻思想与重要作品的来源。这看起来荒诞,极为悖谬。工作几乎是每日耗费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事情,卡夫卡在日记中时常抱怨: ...
孙中山先生逝世百年,500余通珍稀函电首次系统整理出版 基本信息 书 名: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著 者: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辑释 书 号:978-7-101-17007-8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定 价:798.00元(全五册) 开 本:8开 装 帧:精装 字 数:3627千字 页 码:1640 CIP分类:K827=6 ...
一、前言 “厦门号”是中国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的结合,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闽南的海洋文化更是多个中国海洋文化中的佼佼者。从“厦门号”的女主人闽南疍民阿玉就可以看得出来,闽南的海上活动造就出一批批坚苦卓绝的闽南航海家,其冒险犯难的精神与西方大航海时代的 ...
3月28日下午,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暨《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在沪期间来电辑释》新书发布活动在上图东馆七楼阅读推广区举行。
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三年期间,梵蒂冈和中国对话的先行者刚恒毅枢机(1876-1958)出任首位宗座驻华代表。 那些年里,他成功主办了第一届全国教务会议(上海,1924);开启了教会“去殖民化”进程;与顽固的保护国残余势力以及将欧洲特色继续强加于天主教会在远东存在的各种形式作斗争。
启蒙年代的诗与小说 何映宇 胡适。 “学衡派”的重要成员吴宓。 《学衡》杂志。 1926年春郭沫若与创造社同仁摄于广州,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 左图:湖畔诗社成员(左起)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1922年摄于杭州。 诗集《湖畔》。 右图:张资平 ...
我四处打听,想拜访当年大屿山的抗日老英雄。在大屿山梅窝的“香港农牧职工会”离岛办事处,温来喜主任提到的巢湘玲女士、冯华森先生、何丰球先生,他们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巢湘玲是一位生于一九二二年的女战士,当年负责联络、秘写和传送情报。一九四二年她扮作导演蔡楚生的外甥 ...
一九二二年,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并用汽油焚毁孙中山先生住所粤秀楼。 孙中山先生被迫离开广东,移居上海。 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事业屡遭挫折,是由於党组织鬆散,又没有忠於革命的军队所致,於是决心改组中国国民党和建立革命武装力量。
台北(信仰通讯社)―据台北总主教区公教刊物《教友生活周刊》报道,由教廷首任驻华代表,前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秘书长,后擢升枢机的刚恒毅-elso Costantini)亲自创立的首个中国国籍教会主徒会,迎来了创会七十五周年的庆典。 一九二二年圣诞节后,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风尘仆仆地抵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