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的书家,一生服膺某家,倾心学之,惟妙惟肖,传前人衣钵。如南宋吴琚,性寡嗜,好古帖,尤喜北宋米芾,其书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明代金琮,学元人赵孟頫,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好事者挖去金琮款字,添上赵孟頫,以欺世人。金琮的字,就连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都非常推崇,每每得到金琮的片纸只字,便装裱成卷,并且题上“积玉”两字,以示珍爱。文徵明尚且视若拱璧,何况一般人耶?!
在书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金琮这一名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感性丰富的文人,特别是在他给好友的《致民望札》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这封信札,尽管是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却能够让现代人倍感温暖,感受到文字之美与人情的力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梅花是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在传统绘画题材“岁寒三友”中,梅花又赫赫在列。梅花傲雪凌霜,灼灼其华,不愧为“雪中高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人生与梅花相映照,托物寄情,咏梅佳作精彩 ...
看过《盗墓笔记》的人,应该对“样式雷”不陌生。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清代两百多年间主持设计修建皇家建筑的雷姓世家“样式雷”,不仅代表一个家族,也诉说着中国古代建筑史。
《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英)奥利弗·哥尔斯密著王巧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0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李魏设想一位生活在18世纪、热衷品评、比较中西时事见闻,兼有写信分享欲的中国哲人游历欧洲,在他写给亲友的123封信中毫不避讳地讽喻西方风俗世态。
《海上古籍风云录》柳向春 著 中华书局 《海上古籍风云录》是一本讲“书”的书。
澎湃评论 on MSN3 天
夜读丨缘铿海上两先生
我藏有施蛰存先生一开小品和钱君匋先生一副长对。伴随施先生笔底的前尘影事和钱先生纸上的草木馨香,海派文化的光风霁月伴随我度过人生诸多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