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安县永乐街道青槐史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观。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生动地记录着青槐社区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也成了居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的有力见证。
随着历史的选择,南京大学气象学系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蓬勃发展。1952年,伴随着院系调整,许多优秀师生并入,开创了气候、大气物理等专业。此时,孩子们纷纷表示,看到抗战期间的气象学系的奋斗故事,精神受到深深震撼,他们找到了继续自己科学梦想的勇气。
据了解,中关村村史馆于2020年12月建成开放,2024年4月启动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工程,2025年2月8日重新开放。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创新的展陈形式,中关村村史馆在2024年成功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展示中关村科技创新历程的重要文化地标。
在官井头村记者看到,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承载着村民集体记忆的老旧排屋,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加固,形成了集展览、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村史馆。
国史馆22日举行《台湾情民主路─刘峯松先生访谈录》新书发表座谈会暨个人史料捐赠仪式,特别邀请前副总统吕秀莲、刘峯松进行开幕致词,并邀请张良泽教授、李筱峰教授及彰化县前县长翁金珠与会座谈。
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利兹学院“探寻交大之源”实践队于寒假期间前往河北唐山开展“寻根—重走交大路,感悟唐院精神”实地调研校级重点“返家乡”实践项目。实践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学校历史,感悟交大精神 ...
青岛平度市凤台街道关家庙头村史馆建设于2016年,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关家庙头自1912年至今的发展历程。走进村史馆,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走进华科大校史馆,讲解员通过三维全息校史墙,向同学们展现了1952年建校时的机械制图尺与2022年“天琴计划”引力波模型的时空对话。朱九思老校长在梧桐树下授课的复原影像,以及张小龙、 孟晚舟 ...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巴渝大地上,村庄星罗棋布,一些村庄建起村史馆,记录岁月变迁,讲述乡土风情,承载振兴之变。 然而,相当一部分村史馆“千馆一面”,重形式、轻主题;有的虽已建好,但功能单一 ...
2月21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赠送2023年10月20日南航建校71周年校庆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编号为2023-0293号的国旗天安门国旗教育馆赠旗仪式在首次开馆的天安门国旗教育馆赠旗大厅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 ...
行走的场馆思政|走进沈阳市第四中学校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