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最早揭开克里雅人神秘面纱的,是两位外国探险家。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克里雅河的源头,在无意中闯入克里雅河下游的一片神秘树林,遇见了克里雅人。他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写道:“树林中的老居民是真正的隐者,连中国皇帝都不知道 ...
在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一片“沙漠湖泊”难得一见。从空中俯瞰,沙丘低洼处一湾湾碧水如同明镜,倒映着蓝天。红柳、芦苇等植物,在这片原本荒芜的沙海中扎根,形成沙漠与水相连,水与绿洲相接的独特景观。近年来,阿拉尔市通过持续生态输水,让辖区内塔克拉玛 ...
炎炎烈日下,沙丘起伏,机械轰鸣。7月18日,记者走进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处的九棵树治沙项目区,只见治沙工人把稻草铺设整齐后,手扶式沙障机快速在沙中压固成一圈圈草方格。登高远眺,连绵起伏的沙丘上铺设好的草方格甚是壮观,整齐划一 ...
过去40多年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已经形成了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2023年9月,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正式启动。2024年11月28日,随着新疆于田县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 ...
总长4197公里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近日全线贯通,至此,电网同铁路、公路、机场、环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形成的“五环”,将南疆这一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助力南疆迈上兴业富民的发展“快车道”。
张宇清从地质学角度切入,梳理了中国西部荒漠的自然演变过程。他介绍,数亿年前,地球上的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之间,是广阔的泛大洋。随着冈瓦纳大陆北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最终在6500万年至2300万年间,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深刻改变了东亚的气候系统。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成 任馨语 记者 ...
为了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阿拉善盟以加强联防联治、形成治理合力为重点,按照《甘蒙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推动联防联治由理念转向落地,与甘肃省武威市等地达成深层次的生态治理协作机制,紧密衔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在统一规划、科学防治、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协同治理的新路径。
麦盖提县几乎被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全县沙漠面积占90%。沙漠侵扰着人们的生活。要么沙进人退,要么人进沙退。无畏的新疆各族人民和山东援疆人选择了后者,携手防沙治沙,守护绿色美丽家园。 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党支部书记殷红海向记者介绍说,百万亩防风固沙林项目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重要节点。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9亿元,其中山东援疆资金1.4亿 ...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民丰县,62962公顷的尼雅国家湿地公园凭借系统生态修复,在干旱荒漠中催生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湿地景观。这里不仅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阻挡沙漠的屏障,更让当地群众在生态改善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四万亿砸向“红旗河”,调水600亿方:让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绿洲 ...
要说新疆旅游攻略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向导,那必须得提小金!这姑娘不仅人美心善,还是个行走的“新疆百事通”。6年从业经验,把新疆的犄角旮旄都摸得门儿清,行程安排得又省心又省钱。每次带团都像自家亲戚来玩一样,吃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连团里的小盆友都抢着喊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