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墨家的历史比白莲教还要悠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许多与儒家思想不同的学派涌现,尤其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纷登场。墨家,以墨子为代表,是儒家文化最强的对立面。墨家不仅在哲学上与儒家不同,其提出的“兼爱”“非攻”理念也在当时的社会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墨子及其弟子们四处游说,试图将墨学推向朝廷,希望能用墨家的治国理念来救民、治国。
孟子曾言:“不直,则道不见”,这句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在思想的激烈交锋中,划开了探寻真理的道路,使“直”成为彰显道义与辨明真理的关键所在。在战国时期,思想百家争鸣,墨家信徒夷之向孟子请教。墨家提倡“薄葬”,而夷之却坚持“厚葬”父母,言行之间显露出矛盾。孟子敏锐地抓住这一点,以古人见父母遗体被鸟兽争食而忍心安葬的故事,强调儒家“孝”的重要性。正是这一番“直”的辩论,使儒家的理念在与墨学的碰撞中愈发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墨经》与先秦名学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诸子论诸子——先秦文化窥豹》蒋原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是一部以诸子互评生动呈现百家争鸣盛况之作。视角独特,从儒、道、墨、法、名等学派间的辩论中,深挖其产生背景与发展脉络,达成对各学派思想的更深刻理解。作者以对文本的敏锐洞察力,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4 天
“真正的中国人”与“儒道互补”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李乔从个人特性和风格来说,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统一的答案。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下面一段话,可以理解为他的解释。他说:“儒家、墨家教人能负责,道家使人能外物。能负责则人严肃,能外物则人超脱。超脱而严肃,使人虽有‘满不在乎’的态度,却并不是对于任何事都‘满不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