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锥状星云和暗星云的发现历程。1784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了这个形似圣诞树的星团,但由于当时的观测技术有限,他并未能完全捕捉到星云的奇特轮廓。直到1996年,哈勃望远镜才首次清晰地拍摄到锥状星云的锥形轮廓及其顶部的光亮 ...
中欧合作科学卫星“天关”(又称“爱因斯坦探针”,EP)最近取得了一项重要天文发现。其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万星瞳”)在银河系邻近的小麦哲伦云星系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 ...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与上海天文台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成功统一解释了从原恒星到超大质量黑洞等跨越12个数量级的天体外流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不仅登上了《天体物理学杂志》,更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可能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规模的结构 —— 一组跨越约 13 亿光年的星系团和星系团簇,其质量高达 200 千万亿倍太阳质量。这一新发现的结构被命名为“Quipu”,灵感来源于印加人用绳结记录数字的系统 ...
2025年5月前后,中国航天将迎来一件大事:天问二号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提到“天问二号”,有人可能会以为它是继天问一号之后的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但其实“天问”是中国行星探测系列任务的命名,并不限于火星。天问二号的任务是造访两颗 ...
1 天
来自MSN星际探测器新视野号:65亿公里外揭秘“天涯海角”,天体形态令人惊叹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人类发射的星际探测器如同勇敢的使者,不断向太阳系边缘进发。其中,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以及新视野号探测器,构成了这一壮丽史诗的重要篇章。 然而,岁月不饶人,也不饶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这两位上世纪70年代的太空先驱,早已耗尽生命,无法再向地球传回任何信息。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虽然仍在顽强坚持,但它们的电力也已接近枯竭,预计不久的将来也 ...
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 ...
3 天
一点资讯 on MSN小行星撞地球警报解除?概率跌至0.28%,无需特别关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数据显示,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跌至0.28%,跌下1%的阈值。就在两天前,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曾一度攀升至3.1%,一跃成为NASA有史以来观测到的同等或更大体积天体中撞击地球风险最高的天体。
太空内幕(Space Insider)等网站,注意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1名合同制工作人员中,出现了“行星防御岗3人”,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报道。
具有天河特色的城市管理及志愿服务,以花市为载体从“天体”延续到“奥体”。 从天体到奥体,花市受欢迎程度不减 记者1月25日在易址奥体优托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