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5 天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论语》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最难的便是感同身受。 自己不希望遭受的,就不要将其加诸在他人身上。 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每个人必要的修行,也是人世间最顶级的善良。 01 换位思考,是一 ...
【中外青年视角下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25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共美尼山# 在本期《圆桌派·子曰》节目中,中外青年从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切入,探讨这一古训与现代交流的契合点,谈及与黄金法则相通及内容创作传递善意,就连时下流行的 MBTI 等现象,也处处显露出网络包容正与这一永恒智慧相呼应。The Hype's Nishan Forum special sees guests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 2025年05月16日 07:25 理论网 新浪财经APP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
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大会上,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提出《全球伦理宣言》,指出“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理论支持之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遂被一致确定为世界各宗教文化的“金规则”。
其中,关于《己所不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道德选择的艰难性、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游戏对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而对于《嘴脸》,玩家们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心理状态、真实自我与社会角色的冲突,以及如何在现代…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尝到骚乱苦头后,英国应该有所反思了 新民晚报 2024-08-12 14:51 发布于 上海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 关注 ...
原创 谭明冉 文史哲杂志 摘 要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始涵义,在于自我限定,避免强人所难,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宁静。证之以庄子对“推己及人”及“仁义”的批判和对“至仁无亲”的描述,更说明孔子追求的是“心安”,而不是利益的交换。据此可知,康德、叔本华、尼采和俞吾金等 ...
查尔斯2023圣诞致辞,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发布: 2023年12月29日 16:31 来源: 侃英语 ...
2.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可以理解为推己及人,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