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恶意差评导致A公司网店商誉受损,A公司网店销售额下滑。李某又趁机在A公司网店内留言,声称能提供删差评服务。为挽回商誉,A公司负责人吴某添加该微信号,并支付20150元删评费,后又在张某、李某的差评威胁下,再次支付9600元。
这起跨度20多年的纠纷案,折射出我国基层治理、拆迁补偿、维权边界等多重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既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又维护司法公正,值得每个人深思。目前兄弟俩已提起上诉,本案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来源:2025年7月21日,大河报报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职业差评师”实施“差评施压+删评索财”的行为将构成什么罪名?近期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审结该起案件,以敲诈勒索罪判处两名“职业差评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悉,张某与李某系朋友关系,二人共同使用微信账号“××××123”从事有偿差评业务,并以删除差评为由向被害网店索要钱财。  2022年7月,李某承接了汤某(已另案处理)的“差评业务”,并委托第三方对汤某 ...
酒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危害公共安全,更因其驾驶员“心中有鬼”、惧怕报警的心理,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催生出新型的敲诈勒索手段——“酒驾碰瓷”。日前,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专门针对酒驾司机实施敲诈勒索的团伙犯罪案件,四名被告人分别获 ...
酒驾出事故,驾驶员“心中有鬼”选择“私了”,却不曾想对方竟是故意碰瓷?日前,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专门针对酒驾司机实施敲诈勒索的团伙犯罪案件,四名被告人分别获刑并处罚金。
“对症下药”治理网络敲诈勒索犯罪 发稿时间:2025-03-18 10:16:00 来源: 学习时报 ...
与李某等人敲诈勒索案类似,在贺某武敲诈勒索案中,也涉及跨境“裸聊”网络敲诈犯罪,一名在校大学生在“裸聊”过程中被敲诈勒索人民币34.4万 ...
随着信息网络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违法犯罪行为也正在向网络空间扩散。近年来,利用网络制造散播谣言、负面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危害网络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 ...
阴建峰 随着信息网络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违法犯罪行为也正在向网络空间扩散。近年来,利用网络制造散播谣言、负面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 ...
在认定敲诈勒索入罪门槛及确定量刑幅度时,《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四条规定,对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的,降低适用标准,以“数额较大”标准的50%定罪,以“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80%提档升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