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报讯 7月19日,2025年度河南省首场业余无线电操作技术能力验证考核在新乡市顺利举行。这场看似小众的考试,吸引了来自郑州、安阳等多地的约80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参与,其中,一名年仅9岁的小考生在父亲的陪伴下自信步入考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目前,人工智能已悄然渗透进无线通信的每一个环节,从手机信号优化到深空卫星传输,算法正在重新定义无线电技术的极限。基于AI+的监测信号特征画像技术、频谱测量AI接收机、智能检测多模态分析大模型……人工智能在无线电管理、频谱监测、信号识别等领域的融合创新与实践成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从全国无线电管理系统来看,浙江在全省无线电技术交流会上发布2025年两大核心需求场景,其中之一就是“AI+无线电”。上海 ...
7月21日,以“智慧测试筑基石 无线赋能启新程”为主题的2025年上海市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园区行”系列宣讲活动在市北高新园区启动。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静安区副区长朱羡(挂职)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澳洲悉尼大学与国家科研机构“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团队,近日意外探测到一种极为罕见的无线电瞬变讯号,疑似来自一颗旋转速度极其缓慢的中子星或白矮星。此发现挑战了现有天文学对这两类致密天体的认知,有望推动相关理论的重大修正。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首次迎来以无线电为主题的专业论坛,这标志着无线电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次论坛以“无线赋能、生态协同、产业联动”为核心主题,汇聚了众多高规格嘉宾和业界力量,共同探讨AI技术在频谱管理、5G-A/6G、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后来,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为此把 2008 年度的人道主义奖牌颁发给中国和四川省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业余无线电的优势在于配置的灵活机动,和 ...
今年4月,英国相关机构与公司联手进行了一次试验,用所制造的无线电波武器首次击落两个无人机群。此次试验所取得的成果,也被一些外媒称作无线电波武器研发的又一新进展。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最近在远距离能量传输方面创下了一项新纪录。在新墨西哥州进行的测试中,“持久光学无线能量中继”(POWER,Persistent Optical Wireless Energy Relay)项目团队通过激光束,在8.6公里的距离上实现了超过800瓦功率的传输,持续时间约30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无线电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我国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认知无线电(cr)这个概念承诺能够提供高得多的可用频谱利用率。简单的说,具有认知无线电功能的无线产品可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并使用没在使用的资源。理想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应该能够监视很宽范围的频率,并及时识别某一瞬间哪些频率正在被使用,哪些频率是空闲的。
在信息纵横的新时代,无形的电波如同连接世界的神经,穿越山川大地,传递着科技的脉动。 9月—11月,为提升无线电治理能力和水平,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围绕“赓续红色电波精神,‘无线’赋能新时代”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动。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