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华中农业大学与哥本哈根大学的合作研究为细菌的免疫信号机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研究基因间的协同作用,科学界正在向治愈各种细菌性疾病的未来迈进。此类研究不仅搭建了理论基础,也为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在全球抗击病原体的斗争中,这一发现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重要里程碑,预示着未来科学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湖北日报讯 (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匡敏、晏华华)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故事,竟然也会发生在微生物世界。北京时间2月21日凌晨,国际学术杂志《科学》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被命名为“孔明系统”的细菌免疫防御机制——通过“借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应,为细菌免疫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也为理解微生物间的生存博弈开辟了新视角。
过去70余年的研究已建立了基于环(寡聚)核苷酸分子的经典信号传递网络。近年研究更系统揭示了环(寡聚)核苷酸在原核抗噬菌体防御中的信号传递功能,构建起“原核-真核共同起源”的第二信使理论体系。而此次研究发现的“孔明系统”,通过独特的碱基修饰合成非典型核苷酸作为第二信使,突破了这一经典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