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当我们走进历史深处,回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一次次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美好相遇,便呈现在眼前。一、大米和小米的相遇空 ...
来自MSN7 小时
考古中国 溯源文明
动画演示商代车马组成构件和使用场景,数字技术重现1万年前人们的定居生活场景,裸眼3D呈现3000多年前的殷墟妇好墓出土文物中国考古博物馆在原有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大幅升级展陈,上新620余件文物,推出“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广西福兰遗址中出土的微体植物遗存与炭化壳斗科果实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生业经济模式及植物利用方式,为理解该地区早期人类的生存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全新世》。
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看来,福兰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广西地区前农业文化时期人类植物利用的新方式,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广西地区早期人类生业经济的认识,也为理解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生存策略与环境适应提供重要依据。
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看来,福兰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广西地区前农业文化时期人类植物利用的新方式,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广西地区早期人类生业经济的认识,也为理解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生存策略与环境适应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供图 此时,北方文明的南下影响形成一个“Y”字形通道,即辽西文明和河套文明通过晋北到达晋南的通道,这个“Y”字形通道就是学者苏秉琦眼里的中华文明多根系中关键性的“直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陶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