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去年,国内第一本口吃专书的《口吃简史》出版,通过历史上九位口吃人物的故事,剖析时代压力和人性版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架德国飞机掠过贺兰山上空。飞行员卡斯特尔俯视苍茫大地时,突然被山麓下一片奇景攫住目光——有数座巨型土锥,在贺兰山嶙峋的阴影中沉默矗立。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些土冢一直静默于风沙之中,身世成谜。这个谜是如何解开的呢?
编者按2025年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作为地球夜空中最明亮的天体,月球寄托着人类永恒的向往。如今,中国探月工程捷报频传,中华民族将“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化为壮丽史诗,在这部史诗的开篇则镌刻着一个名字——欧阳自远。欧阳自远,嫦娥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 ...
学人简介: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有晚清民国报刊史与知识分子史;回忆录、口述史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记忆;左翼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等。著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 ...
车轮滚滚,卷起片片尘土。这尘土飞扬中,三多仿佛看到了无数个范进、孔乙己和闰土,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那个名为“金榜”的祭坛。而祭坛之上,端坐着一个名叫“题名”的神祇,正贪婪地吞噬着孩子们的青春与灵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世界遗产西夏陵:风沙中“复活”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飞越宁夏贺兰山时拍摄的西夏帝陵3号陵(图片来源:新华社)2008年9月17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架德国飞机掠过贺兰山上空。飞行员卡斯特尔俯视苍茫大地时,突然被山麓下一片奇景攫住目光——有数座巨型土锥,在贺兰山嶙峋的阴影中沉默矗立。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些土冢一直静默于风沙之中,身世成谜。这个谜是如何解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