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政局动荡、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同思想相互碰撞、交融,为荀子礼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素材。他将“仁”“义”等理念视为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并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一书的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FX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该书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一书的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FX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该书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崔兰琴多次分别在《法学研究》和《政法论坛》发表独著的离婚制度研究成果,以及多次全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复印颇有影响力的相关成果和相关国家社科、教育部和中国法学会等 ...
1月9日,“走进《礼法印记》,解密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之道新书发布会”在第 37 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 此次发布会旨在深入挖掘《礼法印记》一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向社会各界展示传统中国礼法制度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日,“走进《礼法印记》,解密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之道”新书发布会,在第37届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日,“走进《礼法印记》,解密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之道”新书发布会,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
繁华落尽,家族礼法治理模式走下了神坛,留下了那黄土高坡悠长的秦腔秦韵。 《白鹿原》2017年版电视剧剧照 02 ...
宗族与礼法奠定了白鹿村的治理基础,儒家文化塑造了《白鹿原》的精神内核。 祠堂作为最重要的权力和精神场域,《乡约》作为最重要的礼法治理象征,草蛇灰线,成为贯穿整个《白鹿原》的丝线。 1.
具象化呈现“礼法并施”从何而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位于校园第一教学楼的负一层,在博物馆入口,展示有“礼、法、德、中、国、富、实、钱”等8个字的56种写法,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这座博物馆的主题。
明朝礼法的定义与特点体现了明朝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对整个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七、明朝礼法的实施与问题 1.明朝礼法的实施机构 太常寺:作为明朝礼法的核心机构,太常寺负责制定、解释和执行礼法规章。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礼法合治”等治国理政经验能给人们重要启示,要治理好今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