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畔挥笔写下《离骚》,字字泣血,句句含情。这部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长抒情诗”的经典之作,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在文学界、文化圈乃至普通读者中引发强烈共鸣。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这部诞生于战国时代的作品,为何能在2025年的今天依然爆火?让我们从《离骚》中的经典诗句入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一探究竟。
2月24日清晨,全校同时开展“相约升旗礼”活动。上午6时50分,历史文化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行知书院的全体学生分别来到各校园升旗地点,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7时整,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向升旗台。旗手振臂扬旗 ...
明人一鸣临小楷文征明离骚经的数字 ...
白天在丽江泊心云舍·文苑喝一杯玫瑰咖啡下午茶,晚上漫步古城遍赏百花,选一家“鲜花餐厅”,在花香的簇拥下,吃一顿玫瑰打底的火锅,这才叫都不白来。
连载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黄克武著八、忘年之交吕碧城与何纫兰(3)第三,严复很关心吕碧城的婚事。
在《离骚》中,屈原以“骚体”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他以“既替余以蕙纱兮,纨扇兮”开篇,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氛围。
距今5000多年前,中国进入邦国时代,中华文明初步形成以各个邦国为核心的多元文明,此后,多元文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汇聚、碰撞、融合、蝶变,终于,距今4100年前,夏部落在众多邦国中脱颖而出建立夏王国,各区域的“多元文明”随之被夏王国的“一体文明”所主导 ...
追寻的结果常常是不得,所以追寻常常伴随着失落。这种情感关联,在中国的文字里都有体现,比如“望”字。“望”有很多的解释,最基本的意思是“远望”,向高处或者远处看,远望可以引起人追寻的感情,一种向远处和对希望的追寻。
战国时期,屈原为楚国的左徒官,此时的楚国由楚怀王统治。屈原反对侵略战争,劝楚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楚国因此一天一天地强盛起来。
李想,江苏省如皋市人,1942年生。1965年下乡插队,1979年返城。曾在《章回小说》、《今古传奇》、《影视艺术家》等杂志,及《花雨》《有狐》《榕树下》等文学网站发表中篇小说、长篇连载、电影文学剧本三十多部,计一百多万字。
兰花人工栽培,在我国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也有人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因为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大量诗篇之中就有兰花的影子。比如《离骚》《九歌》《九章》中的部分诗篇。 图片01):山野中的寒兰 屈原以“兰”喻人托物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