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为打下粮食丰收良好基础,守护农民“粮袋子”,扶沟县江村镇对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面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工作。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份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春季是麦田管理、小麦苗情转换的关键时期。临沭县郑山街道根据苗情、墒情和病虫害情况,抓好分类管理,加强农技指导,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通过生物育种、智能农机、精准农业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产出。例如,近年来我国在杂交水稻、耐盐碱小麦等领域的突破,不仅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农业生产的潜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
苗好稻谷丰,育秧是关键。“工厂化集中育秧,出苗成秧率高,根系粗壮发达、秧苗健壮,规模化育秧还能实现节本增效。”安徽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杨青说,全市大力推动规模化、专业化集中育秧,正在建设约66万平方米的塑料薄膜连栋大棚,实现每个 ...
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分三个层次提出12条政策措施,大力度推动工业稳产优供,以更多元、优质的生产供给助力全省消费提振升级。首先是推动设备更新,提升优质产 ...
文件还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丰富 ...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将从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近期气温稳步回升,要及时查看蔬菜长势、随时调整大棚温度。”在文安县兴隆宫镇朱合村一家农业合作社,两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大棚蔬菜的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围绕降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种植户深入探讨,详细了解大棚内温度、湿度、日照等关 ...
首先是用工政策全面供给,激发企业活力。春节前,合肥市人社局落实市政府“开门红”政策,配套制定人社政策实施细则,针对一季度招用市外员工分别给予企业及个人600元/人新增就业补贴,对“点对点”跨省组织新老员工来肥到岗的给予最高80%交通费补贴,促进市外劳动者入职企业就业。
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抓好油菜管护保障稳产增收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高学斌)眼下正值油菜管护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南昌高新区昌东镇吉南村抢抓有利时机,对冬种油菜进行管护,为油菜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温室大棚种植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和增收。“以前冬天没有活干就闲在家里,如今在温室大棚里也可以打工赚钱,离家又近,还可以照顾家里,特别好。”嘉尔嘎勒赛汉镇阿敦高勒嘎查农民刘光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