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由“黄河流域城市阅读发展合作机制”区域阅读发展论坛举办的“沿着黄河遇见你”摄墨映像艺术展在蛇年新春期间圆满落幕。本次艺术展自1月29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正式开展,历时13天,以黄河文化为纽带,串联起沿黄九省区的文化脉络,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也为黄河流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彰显南通大学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独特魅力,2月21日上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成立仪式举行。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卫东,南通市文联副主席、南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丘石出席会议。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 ...
服务消费是带动商品消费的重要抓手。上海今年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亿元,聚焦旅游、餐饮、电影、体育四大领域,发放服务消费券。明天,2025“乐游上海”旅游消费券首轮首次活动,就将开启摇号报名通道。这一次旅游消费券有什么特别?在位于军工路上的笔墨宫坊,游客潘 ...
2月21日,春意渐浓,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孔子河畔的问津书院内墨香四溢,画韵悠扬。近二十位残疾人特艺人才汇聚一堂,齐展技艺,切磋技法。他们或现场挥毫泼墨,即兴创作;或以刀代笔,铸文字于方寸之间;或穿针引线,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汉绣画卷…… ...
董其昌最拿手的就是他的行书,这可是他书法水平的招牌。他的行书写得特别棒,传统笔法用得炉火纯青,还加了点时代感,到现在还有好多书法爱好者拿他的字当范本学呢。不过,董其昌的草书就没那么多人见过,但凡看过他草书的人,都被他的水平给折服了。
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传统产业与金融创新的深度碰撞,更为雄安新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创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邮储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创新实践,将金融工具转化为文化传播载体,将银行服务嵌入产业发展脉络,以创新之笔 ...
当传统工笔遇上现代审美,当台湾风骨碰撞荆楚文化——2025开年,一场精神熏陶的艺术展,完美呈现了一组师生积极探索传统美学内涵与现代审美理念的有机融合!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台湾艺术界“顶流”吴英杰,携师生近20幅国画力作闪耀武汉!
陆恢(1851—1920),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一字狷盫,自号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他自幼研习科举之道,秀才入学之初便独占鳌头,文采斐然,却因遭人诟病其父曾投身太平军洪流,而功名之路永绝。于 ...
在近二三十年关于中国画的讨论中,张仃特别提出“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其实,中国画关于笔墨论争的问题,有一个历时性的过程。从宋代开始往前推,中国画的笔墨是以勾线、渲染为主的,追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元明清文人画兴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直接决定着夏粮收成。从全国来看,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比重在25%左右,相对于秋粮而言,占比虽不高,但对全年粮食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风向标效应;从湖北省来讲,2024年夏粮总产量达到98.11亿斤,创下近8年来的新高,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从担起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的高度,把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夺取打造更高水平的“荆楚粮仓”“开门 ...
2025年2月15日,荣宝斋大厦美术馆第二展厅及多功能厅(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号)推出“水墨如烟·古意天成”张谷个人画展。作为中国画坛“8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张谷以“古意山水第一人”的学术定位闻名,同时其人物画亦以淡墨风骨与深邃意境备受推崇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山魂——卓鹤君作品展”日前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通过“行云流水”“心织笔耕”“坐穷泉壑”“如山之魂”“游化墨戏”5个板块,以艺术家卓鹤君从青年时期至耄耋之年的180余幅精品佳作,全面呈现其独特的山水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