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和船队规模庞大,上千艘船舰带着两万余名船员漂洋过海,进行了七次航海任务,在尚未出现发动机的古代,郑和船队海船少不了要逆风航行,那么水手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一起感受一下这两大海上风电安装利器背后的“硬核力量”。 总台央视记者 ...
2 月 24 日消息,造船业巨头韩国 HD 现代当地时间本月 12 日宣布,其下属企业 HD KSOE 在行业峰会上展示了一款核动力集装箱船的设计模型。该船舶 将配备 SMR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运载能力达 15000 TUE 标准箱 ...
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后,日本陆军在1895年1月20日派25000人在荣成湾登陆,强攻威海卫。虽然清军人数上并不占劣势,但却因为训练涣散和毫无斗志,一路败退。守将戴宗骞自知防守不力,服毒自杀。
年减碳量相当于11万亩森林探访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模块吊装现场。受访单位供图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区长兴海洋装备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边,一艘大如山峦的船在水面上静静停泊。这是全球首艘安装海上碳 ...
这是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此次海运出口的储能集装箱单体重量高达40吨,电池容量超过5MWh,打破了厦门港海运出口同类型产品单体重量和电池容量两项纪录,标志着厦门港成功打通超重型储能集装箱出海新通道。
400海里外船体,遭遇16级超强台风“杜苏芮”,威力到底有多大?
据了解,“浚澜”号配置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效耐磨泥泵、智能监控系统,水下泥泵、舱内泥泵均采用变频电力驱动。该船所有疏浚操作可由一人独立完成,具有挖掘能力强、输送效率高、智能化高、环保性能优等特点。
作为2025年日本海上自卫队下水的第一艘军舰,“备后”号水声测量船事实上却是一艘名副其实的“老舰”——“响”级水声测量船的首舰“响”号其实早在1991年就已经入列了。时隔34年后,“响”级水声测量船才迎来了姗姗来迟的第四名成员。那么,为何日本重新建造这种船舶?“备后”号水声测量船的性能又是如何?
2月22日,LDV FSO(浮式油气存储和卸货平台)海洋工程EPC项目在天顺风能(002531)海工事业部南通基地举行切割钢板仪式,标志着天顺海工事业部所承接的这一高端项目迎来了重要里程碑。 南通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凌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吴佳华,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施宏杰等领导出席活动。 集团董事长严俊旭、新加坡瀚辰精英集团董事长张志强、墨菲石油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