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6 小时
宁波企业,养蚊子养出大名堂
实验室人员通过对蚊子行为特征观察研究,测试不同波长光源的诱捕效果;分析蚊子对植物气味的反应,研发各种驱蚊产品。
目前储存稻谷的6号仓也很特别。一群“虫虫特攻队”身处其中,正执行任务。这种名叫马六甲肉食螨的小家伙,别看仅有针尖大小,却是粮库害虫的“克星”。马六甲肉食螨和普通肉食螨,是人工培育的“捕食性益虫”,在无菌环境下生长,它们不取食粮食,而是以玉米象、谷蠹、锈赤扁谷盗等储粮害虫和虫卵为食。等害虫数量减少后,益虫也会因失去食物来源而自然消亡,不会形成新的生态威胁。最终,粮食经过筛除和冲洗两道工序,益虫也被清 ...
双条杉天牛作为侧柏等柏科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幼虫蛀食树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对当地森林生态造成极大威胁。去年,东平县林业工作人员在巡查监测中发现,接山镇、旧县乡、腊山林场等林区有不同程度的双条杉天牛危害侧柏情况。为有效防治虫害,今年初东平县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在重点区域悬挂双条杉天牛诱捕器,共设置诱捕点320个,确保全面覆盖重点防控区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近5000亩的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示范田里,记者看到了二化螟性诱捕器,平均一亩地就有一个。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稻谷产量损失达20%以上。这种二化螟性诱捕器不伤害二化螟的天敌,还能干扰二化螟产卵,实现绿色防控害虫。
近年来,不止黑光灯,随着麦盖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无人机巡田、智能滴灌等科技手段正陆续走进棉田。棉农们只需一部手机,就能“一键”实现浇水、追肥、病虫害监测等综合管理。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化学防治”到“绿色防控”,科技的注入让传统棉产业加速向绿色高值转型,也让 “三夏” 的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新希望。(卡合热曼·吐拉丁 杰苏尔别克·阿不力海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