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们蜀绣有些特殊的针法跟代表作品,是一定要传承保留下去的。
7月12日清晨,樊珂妤和团队刚到秀山民族村,就被非遗传承人杨秀燕拉进了吊脚楼。“你们来得巧,我刚找出压箱底的宝贝。”杨秀燕打开一个雕花木箱,里面整整齐齐叠着10余件老绣品:有民国时期的苗绣嫁衣,衣襟上的“蝴蝶妈妈”纹针脚细密;还有一块靛蓝绣帕,“鱼纹 ...
活动发起以来,已吸引80位“拥军妈妈”加入绣鞋垫的队伍。耀州好人志愿服务队的赵丽娜开了一家十字绣小店,特意赠送了一批未绣的十字绣鞋垫。在乡村庭院中、社区活动室里,有的“拥军妈妈”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有的边绣边教孩童学针法。细密的针脚里,藏着“愿你守护山河,脚下总有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