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 ...
大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在乌克忽洞镇打造肉牛产业强镇、在东河村实施千头肉牛养殖项目;有效推动“劣畜换优畜”,并通过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实现两年三胎,减少了基础母畜存栏量;与中国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稳定合作,挂牌成立肉牛种质资源研究基地、蒙古牛种业创新基地、“牛业科技小院”等科创平台,每年培育高品质肉羊超8万只、肉牛1300头。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1] ,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正式对外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首份文件,聚焦于“三农 ...
有“奶山羊之乡”、“中国羊乳之都”称号的陕西省富平县是中国奶山羊的适生区。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统计,陕西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良种规模、羊奶加工能力、羊乳制品产量、羊乳产品市场占有量和羊乳品牌数量七大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崇信县紧紧围绕全市建设“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及“平凉红牛养殖代表全市最高水平”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书写了红牛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崇信红牛产业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 ...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养殖户专业技能,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园林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西湖街道马家庄子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举办了一场畜牧养殖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畜牧师授课,授课 ...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王恩博)当下,中国各地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开展。记者24日自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今年以来,截至2月21日,国开行农业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发放额同比增长30%。
“肉牛产业纾困”能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苏华维表示很振奋,认为这极大提升了行业克服困难的信心。作为经常深入生产一线的科技专家,他发现肉牛产业对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我国公布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苏华维和同事注意到,这160个县中,有63个县都是把肉牛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在缺少田地的山区,农民养几头肉牛,行情好的时候一年就能挣上万块钱了,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因此 ...
2025 ...
近年来,崆峒区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产业奖补政策,加快推进平凉红牛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不断激发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养殖积极性,全区平凉红牛全产业链产值达87.5亿元,农民人均牛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9%,平凉红牛产业成为群众 ...
春回大地开新篇,奋楫扬帆启新程。蛇年新春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通渭县北城铺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将大力发展养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动员各村群众抢抓机遇、迅速行动,共同谱写“牛”文章、奔向“牛”日子! 春节过后,走进通渭县北城铺镇芦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养殖场,成堆的青贮饲料井然有序地存放着,牛羊膘肥体壮,悠闲地咀嚼着草料。 “对农民来说,养牛引 ...
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粮食年产量首超1.4万亿斤的新起点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如何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如何促进“人、地、钱”等要素加速向乡村聚集?围绕热点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