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两个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例,同样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结局却大相径庭。01病例 一患者,25 岁,G1P0,孕 24+ 周因空腹血糖大于 5.1 mmol/L 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自行饮食运动控制,未定期监测血糖,自述空腹血糖最高 6 mmol/L ...
为探究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血糖、HbA1c 与炎症蛋白的关联,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入院血糖与多种炎症标志物有关。该研究为开发诊断或预后临床标志物提供方向,值得一读。
大家先看新闻内容:吃甜食会让4岁孩子得糖尿病吗?这个新闻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即误导大家,让大家以为这4岁孩子是因为吃甜食而得了糖尿病。一般认为,吃甜食易得的是2型糖尿病。然而,如果单纯看2型糖尿病,约40%的儿科患者在10-14岁发病,其余60%在1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亿人。过往,2型糖尿病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需终身用药治疗,“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理念的深入研究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出现,这一观念正在被改 ...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尤其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以往,2型糖尿病被视为不可逆的慢性病,患者需终身依赖药物。然而,随着对糖尿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疗法的不断推出,这一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唐伟指出,如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机会实现糖尿病的缓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糖尿病的缓解指的是患者在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 ...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中 2 型糖尿病(T2D)患者数量更是日益增长。对于 T2D 患者来说,他们不仅要应对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挑战,还要承受与之相关的心理压力,也就是糖尿病困扰(diabetes distress)。这可不是一般的小烦恼,而是患者在日常自我管理糖尿病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负担,比如因血糖波动而感到内疚,担心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等。
及早发现问题:血糖监测能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异常,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高血糖若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感染、心脏病、中风、肾衰竭、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025年2月18日,降糖减重新药——依苏帕格鲁肽α (商品名:怡诺轻)正式上线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依苏帕格鲁肽α凭借其卓越的降糖减重效果、更低的副作用发生率以及超长半衰期 (204小时),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代谢健康治疗选择。 依苏帕格鲁肽α (怡诺轻 ...
近期口服GLP-1不论是商业化上市,还是License-out,都再度活跃起来。自从与消费属性关联之后,GLP-1就注定将跑出“药王”。但便利性是消费属性的一个重要要求,注射给药的方式对仅用于消费的人群,显然依从性十分不足。口服GLP-1是解决这一痛 ...
消息显示,高等法院驳回了雅培关于三诺生物iCan i3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侵犯其FreeStyle Libre CGM贴敷部件(on-body unit, OBU)三维商标(白色圆形状设计)的主张;并支持三诺生物的反诉主张,基于两项独立理由认定雅培商标无效:(一)该商标缺乏显著性,(二)该商标由实现技术效果所必需的功能性特征构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几乎成了现代人餐桌上的“座上宾”,与此同时,血糖问题也悄悄地找上了门。 据统计,全球约有5亿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或血糖不稳定,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血糖失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