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导读】近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小细胞肺癌(SCLC)的分子异质性,然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空间组织和细胞相互作用仍有待阐明。2月20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发表题为”Integrative Spatial ...
2025年2月6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等众多国内专家,在Cancer Cell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
2025 年 1 月,Cancer cell(IF:48.8)发表题为 Mannose metabolism reshapes T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1 ...
2025年2月20日,我院曹志伟教授团队与复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团队联合在《Cancer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ve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Tumor Heterogeneity and Immune Colony Niche Related to Clinical-outcome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论文 ...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抗 PD-1 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均显示出临床疗效,但潜在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2025 年 1 月 30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葡萄牙尚帕利莫基金会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种在调节细胞分裂和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的蛋白Survivin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
该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在小鼠自发成瘤小鼠模型中重新恢复 p53 突变体的功能,从而诱导自发肿瘤消退,显著延长了其生存期,并进一步揭示了 ATO 的肿瘤抑制作用依赖于 CD8 + T细胞和 IFN-γ。此外,ATO 还能激活携带各种 ...
【导读】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约25%的局限性病例存在复发风险,这突显了缺乏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用于个性化治疗的挑战。2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MAGI3 ...
肿瘤类器官在淋巴瘤精准医疗方面又有新突破!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在《Cell stem cell》(影响因子IF=23.90)发表研究论文 [1]指出,他们在体外培育出一种高通量患者来源的淋巴瘤类器官模型,可在原生的肿瘤微环境下共培养恶性淋巴细胞,且能稳定培育长达3周。该创新研究为滤泡性淋巴瘤的精准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了坚实平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约90%的非贲门胃癌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1]。至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的机制,科学家做了很多探索。总体来说,受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和宿主的遗传特征共同影响。从幽门螺杆菌的角度 ...
FDA 批准恩沙替尼(Ensacove;Xcovery Holdings Inc)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人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曾接受过 ALK 抑制剂治疗。此项批准是在 3 期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