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此外,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0,527份血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特征 5 。这些样本来自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帕金森病和额颞叶痴呆患者以及对照个体。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 (URMC) 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期接触抗生素会损害婴儿正在发育的免疫系统,而一种天然代谢物可能是逆转这种损害的关键。该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揭示了孕期和婴儿期接触抗生素如何永久性地削弱免疫系统抵抗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的能力。通过分析小鼠模型和人类婴儿肺组织,研究人员发现早期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产生肌苷的能力,而肌苷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发育信号分子。
目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较高,因为它依赖于精制糖底物和纯微生物培养物。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宾厄姆顿团队将 食物垃圾发酵产生的乳酸(作为必需的碳源)和额外的硫酸铵(作为氮源)喂养到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 。
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追溯了食蚁兽和食白蚁动物的兴起,揭示了哺乳动物如何重返进化表(至少十几次)以磨练自身特质,从而利用恐龙灭绝后爆发式增长的社会性昆虫资源。
麦迪逊——一种广受欢迎的食用菌——金牡蛎蛎菇,自从从栽培地逃逸到野外以来,迅速在美国各地蔓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蘑菇正从最初记录到的纽约州、爱荷华州、威斯康星州和俄亥俄州向四面八方蔓延。这项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还发现,被金牡蛎蛎菇入侵的生态系统支持的真菌物种多样性较低,本地真菌物种数量也较少。
长叶莴苣中的大肠杆菌疫情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卫生问题。现在,康奈尔大学的一篇新论文表明,结合田间努力,甚至收获后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纽约州伊萨卡——长叶莴莴苣苣中的大肠杆菌疫情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现在, 康奈尔大学的一篇新论文 表明,结合田间努力,甚至采收后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研究人员针对COVID-19后遗症(PCC)患者高发的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通过临床队列、人类神经细胞感染模型和小鼠实验,首次揭示IL-6水平与PCC抑郁症状特异性相关,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单胺氧化酶(MAO)表达上调驱动神经递质代谢紊乱。该研究为PCC神经精神综合征的诊断(IL-6标志物)和治疗(MAO抑制剂)提供了新靶点,发表于《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
为解决臭氧 (O3)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与肺癌发病风险关联不明确的问题,中国学者基于全国性队列ChinaHEART开展研究。通过对200万参与者4.93百万人年的随访分析,首次证实长期O3暴露与肺癌风险呈非线性正相关(最高四分位HR=1.42),尤其在女性和城市人群中更显著。该研究为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本研究首次详细报道了2024年7-9月河南省猪场集中暴发的盖塔病毒(GETV)疫情,分离鉴定出27株GIII变异株,发现其nsP3和E2蛋白存在4个特征性氨基酸突变。通过仔猪和小鼠实验证实该变异株毒力显著增强(100%致死率),为GET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记录了2025年ISCB资深科学家成就奖得主Amos Bairoch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他如何将少年时期对太空探索的热情转化为对生物信息学的开创性贡献。通过开发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和Cellosaurus细胞系资源,解决了生物数据标准化管理的难题,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其跨学科创新路径和导师传承体系对当代计算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礼来制药 (Eli Lilly)与Juvena Therapeutics签署价值超6.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促进肌肉健康的新型分子。双方将利用Juvena的JuvNET平台,以人类干细胞分泌蛋白为起点筛选能恢复肌肉功能的药物靶点。值得注意的是,Juvena已通过该平台开发出核心候选药物JUV-161——一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
本研究通过鉴定七鳃鳗中第六种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LRF,揭示了其与VLRA的进化关联性及在T样淋巴细胞中的独特表达模式。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分析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证实VLRF通过体细胞多样化机制形成抗原识别受体,与VLRA共享LRR编码供体盒但具有独特的C端茎区特征。该发现为理解无颌类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