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23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为大会致辞,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华建敏和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 ...
2月23日,以革命老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为题材创作的纪录片《蔚汾河畔艳阳天》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叙事结构、细节呈现、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作者:李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瑞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互联网发展研究院) 随着数字社会的深入发展,全球数字治理面临着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健全和秩序不合理等诸多挑战。
论坛还发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和国外考古新发现项目。入围项目分别为河北阳原县新庙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四川马尔康市孔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藏康马县玛不错新石器时代遗址、北京市琉璃河遗址、广西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河南洛阳市白草坡东汉陵园 ...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2024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粮食安全底气更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粮食安全再度占据重要篇幅,明确了稳产保供的着力点,一揽子政策支持定向发力。本期“对话经济学家”邀请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乡村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推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联动耦合。 乡村全面振兴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
作者: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洪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的 ...
在刚刚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当我们走进历史深处,回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一次次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美好相遇,便呈现在眼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经营主体日益壮大活跃,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显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夯实发展新质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